• 欢迎进入材料科学世界,一起探索材料奥秘
  • 收藏本站,获取最新材料前沿资讯

小镇做题家的数字化转型之路

硕博生活 mse_material 6192阅读 扫描二维码

最近几年,对于世界和中国来说,都可谓多事之秋。新冠疫情肆虐,俄乌冲突,中美贸易战,加上周期性的经济下滑导致的各种裁员潮,搞得很多人都人心惶惶,尤其在行业走下坡路的人群中间,人们更是担心自己的饭碗。作为小镇做题家的自己,侥幸来到帝都工作生活,也被时代的浪潮推着前行,在时代浪潮的裹挟下寻找着自己的发展机会。

本人是从一个十三线小城市,考入top2学校之一的。高考的时候,国家工程建设方兴未艾,土木工程行业当时还是人们眼中的香饽饽,自己是在对社会几乎毫不了解的情况下,随着社会热潮报考了top2大学之一的土木工程专业,并且在锦鲤加持下考上了所选的专业,这在当时的城市一时风光无二。大学期间,面对的是全国各地最顶尖的一批同学的存在,靠着一股韧劲度过了大学四年。工作还是读研,这是个问题。当时做了两手准备,一方面准备了国家公务员考试,一方面去中科院做了面试。后来的结果是国家公务员也面试通过了,研究生也面试通过了。这时候,土木工程行业的就业行情已经开始在走下坡路了,又考虑未来长远的发展,权衡利弊之后,选择了读研。

读研初衷是本着在土木工程建设领域有所作为的,进了课题组,慢慢才发现要做的其实未必是自己想做的方向。导师在读博期间写了一个渗流和应力计算的有限元软件,课题组内接课题做项目都是用这个Dos界面的程序来完成。由于软件的输入文件一直是读取txt文档,操作起来很不方便,导师就希望我能把这个软件的输入参数改装成UI界面,同时增加输出参数的后处理程度,作为学生的自己选择权不大(因为要毕业),就只能硬着头皮上了,自学加请教同学和朋友,终于把导师交待的任务完成了,顺利毕业了。找哪方面的工作,这又是个问题。结合自己的土木工程的行业背景和软件研发的知识水平,找到国内结构领域最早做数字化转型的公司: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的PKPM。刚到单位的时候,也正好遇到了国家大力发展装配式建筑,这就需要有相应的软件支持,有幸参加了建研院的十四五课题“基于BIM的装配式设计软件”的研发工作,当时整个团队摊子铺的很大,有交叉学科背景的研发人员又不是很多,当时装配式项目组也只有2-3个人左右,自己刚刚毕业,满腔热血要做出点成绩,一门心思扑在了装配式设计软件的研发上面,项目组负责人水平很高,在他的带领下,软件迭代速度很快,自己的成长也非常快。一年半的连轴转,软件做了起来,赶上了国家装配式建筑的推广大潮,软件销路很好,是公司历史上初上市卖的第二好的产品。在这个过程中,自己开发水平得到了极大的锻炼,也在做事过程中逐步认识了社会的方方面面,也慢慢认识到做哪一行,做进去了,做深了,发挥了自己的优势,都可以有所得。世界兜兜转转,当踏出第一步时,随后很多事都不会按自己的预期发展。但只要不忘初心,想要的那个目标,最终会换个方式实现。

时来天地皆同力,运去英雄不自由。本来作为项目元老的自己,能够在公司有一席之地,就在关键的时候,空降来一位同校的博士师兄,各方面(能力、人品)都很优秀,自己也由于种种原因错失了提拔发展机会(非职场的尔虞我诈)。时不我待,为了谋求更好的发展机会,自己来到了另外一个国字头企业新成立的研究院,继续从事建筑工业化和建筑数字化相关的研发工作。彼时中美贸易战正打得如火如荼,中国科技在各个层面被制裁、被卡脖子,因此国家开始更加重视科技研发。近一两年,国家推出了一系列的数字化转型的政策文件,十四五规划也把数字化、智能化、新型建筑工业化等提上了国家战略层面,社会上区块链,人工智能,智慧城市,元宇宙,脑机接口等概念也是层出不穷。自己所在的研究院也成立了相应的装配式和智慧城市研发中心,在国家政策的加持下自己所做的事情(建筑工业化和数字化及其交叉行业),也算顺应时代潮流,能得到各方面的支持。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目前所处的阶段还是自己职业生涯的前期,以后还有很长的路要走,但是可以肯定的是自己希望在建筑领域和数字化领域交叉学科中不断探索,谋求发展的同时,希望可以为社会、国家做出一点贡献,也希望能在自己百年之后还有一些思想或物质的东西留下来。

说是数字化转型之路,再回首看,发现其实很多时候,运气占了一部分,另一部分是被社会浪潮裹挟这前进。自己选择读硕士,做老师的数字化项目,很多时候其实是身不由己(要毕业),这就导致了找工作偏向于土木和信息化交叉行业,第一份工作又导致了后续的一份工作很大程度还是土木和数字化交叉的学科,而国家发展的阶段和程度又影响了从事这行业的人的收入水平和社会地位。做为一个普通人,还是不要和时代过不去为好,历史的潮流浩浩汤汤,没有任何一个人可以逆转时代发展的方向,作为普通人,我们真的只能结合自己的专业和优势顺势而为,努力拼搏,即使在一个走下坡路的行业,如果能做到前20%,在我们国家也能活得很好了。退一步讲,一个人一辈子大概率是要干好几份工作,绝大部分人都需要在职业生涯中不断调整路线,但是要有坚韧的性格和刚毅卓绝的品行,随着社会发展螺旋上升。社会发展太快,上一个周期的互联网浪潮下,很多人赚的盆满钵满,浪潮结束,面临降薪裁员,也只能去寻找下一波红利,没有永远的红利,个人认为尽量不要焦虑,顺应趋势享受其中,把工作做好,为社会做点事,把自己的身体照顾好,把家庭责任承担起来,独善其身之后,再能为社会做点贡献,就很不容易了。

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只要持续不断的努力,尽力做到顺势而为,同时最好能结合时代发展的背景去奋斗,将眼光放得长远一点,相信每个人都能有美好的未来。

2022.10.20

永恒飞琦

 

喜欢 (3)分享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