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毕业季,哈尔滨工业大学(威海)发布了一条通知——《关于给予杨某和黄某某开除学籍处分的决定》。
据头条号@读者报道,哈尔滨工业大学的大四学生杨同学在考试前夕正在深圳实习,那时,他已经拿到了腾讯30万年薪职位的offer。
他觉得这次考试的两门科目不太重要,充其量就是为了“凑学分”。为了省去来回的机票钱,杨同学动了歪脑筋,找到了黄同学替考。
不想,替考的事情很快被学校发现,杨同学不但被学校开除了学籍,连30万年薪的工作也丢了,还连累了帮他考试的朋友。
对此,有的人认为处罚过重:
- 大错大罚,小错小罚。同样是作弊,如果发生在高考,绝对严肃处理几年内禁考。如果是普通的期末考,警告处分一年,表现良好还是可以撤销的。如果是日常小测,口头警告,罚个检讨也就过去了。这件事发生在这个学生即将毕业的时候,上过大学的都知道这样的选修课都是很水的,而且该生还在深圳实习。你以为腾讯的工作好找?你以为机票的钱是天上飘来的?一句人品一个规章就把这个人一概抹杀,真的是很残忍!学校发现了此时,处罚绝对是要给的,取消该科学分,延期毕业都是可以的。为什么要选择开除这么极端的选择!任何错误都上升到人生攻击,不给一丝改错的机会,那么我想几乎没有一个人能上到大学毕业。
- 我同意替考是严重错误,但错误程度不至于把这个人二十几年的努力都抹杀掉。
有人则赞同学校的处理方式:
- 规矩都写在校规上,犯了什么规矩要受到什么惩罚写得明明白白,讨论处罚是否过重毫无意义。而且,别说是替考了,我的母校就连作弊都是这样重罚。没有严明的纪律,严厉的惩罚,就无法正高校学风。
- 替考是严重的错误!考试可以替考,以后的工作中还指不定出什么幺蛾子呢。人品是一个人最宝贵的财富。无品有才的人在任何公司都是无法生存的。
对此,你怎么看呢?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材料科学与工程”综合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