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3月5日出版的《Nature》发表了题为“中国将禁止金钱奖励论文”(China bans cash rewards for publishing papers)的热点新闻【1】。
中国会给在顶级期刊发表论文的科研人员提供丰厚的奖励,这似乎已经不是一件新鲜的事了。同样的在其他国家和地区都会有相似的激励政策。发表一篇Nature、Science、Cell正刊奖励最高可达100万,其奖励力度位于世界第一。除此之外,按照文章档次高低,都会有相应的奖励,正是在这一政策下,“论文数量大于论文质量”的结论已深深扎根于很多科研者心中!
某高校发布的论文奖励政策
当然,并不是中国才会奖励发表论文。Science杂志公布一项调查发现【2】,多数国家的科研人员在高影响因子期刊上发表文章都会有奖励,中国、沙特阿拉伯和卡塔尔的科研人员能够得到的最高奖励位居前三。
图片整理自参考文献【2】
近期,国家相关部门印发了《关于提升高等学校专利质量 促进转化运用的若干意见》、《关于破除科技评价中“唯论文”不良导向的若干措施(试行)》等文件。《Nature》期刊发文旨在说明新政策的出台是为了削弱不正当激励,鼓励发表一些有影响力且高质量的研究成果,而不是一味的追求数量。
1、科研现状
随着两项文件的出台,中国的科研机构已经被告知停止向研究人员支付在期刊上发表文章的奖金,这是一项新的国家政策,该政策旨在减少不正当的激励,鼓励科学家更加专注于论文的质量。同时,中国科技部和教育部还表示,研究机构不得仅仅根据其发表的论文数量或引用的数量来招聘研究人员,研究人员对这项政策表示欢迎,但表示这项政策可能会降低中国在科学领域的竞争力。
原因在于目前中国用于评估研究人员、分配资金和机构排名的主要指标之一是由科学引文索引(SCI)收集的指标,该数据库是9,000多种期刊的文章和引文记录数据库。自2009年以来,中国机构作者在这些期刊中撰写的文章从每年约12万篇增加到2019年的45万篇,一些机构为在其中发表论文的研究人员支付奖金。
2、国内外专家评论
英国拉夫堡大学的化学工程师Jin Xuan表示,这些做法激励研究人员以质量为代价发表了大量论文。有证据表明,对科研指标的过度关注也推动了学术不端行为的增加,例如研究人员提交剽窃或欺诈性论文,或不适当地引用自己或同事的工作以提高引用率【2】。
此外,来自复旦大学科技政策研究人员唐立表示,新政策的目的不是要阻止中国研究人员在SCI期刊上发表论文,而是要制止不适当的发表和引用。同时,该政策与全球声明(例如《旧金山研究评估宣言》)非常吻合,该声明旨在摆脱研究评估中对此类指标的过度依赖,限制一些与不正当奖励相关的研究。
事实上,过去的一年中,来自中国的潜在欺诈性论文引起了人们的关注【3】。有关的研究人员在整理数百篇已发表论文,这些论文包含明显重复或相似的图像【4】,研究人员怀疑这些论文可能是为了满足科研指标而出现的。
3、新标准的建立
作为新政策的一部分,研究质量是重中之重,例如:工作的创新性,是否代表着重大的科学进步或对社会的贡献大小。同时,这些评估还应更多地依赖专家同行的专业意见,并尽可能考虑在中国出版的期刊上进行发表,即使一些没有入选SCI的期刊。
然而,目前尚不清楚新的评价体系到底是什么样的,具体的实用性建议还没有被列出。在一定程度上,新措施可能会使低质量或欺诈性论文的数量减少,但也有可能由于研究人员获得学位、升职或资助而发表论文的压力较小,从而导致中国在SCI期刊上发表的论文总数下降。实际上,如果在SCI期刊上发表的论文变少,会影响该国的研究竞争力。如果没有在这些期刊发表论文的情况下,国际上的研究人员不太愿意与中国学者合作。此外,论文数量的减少可能会使中国大学的国际排名下降。
如果仅仅是根据研究人员在中文期刊上的工作来评估研究人员是有争议的,因为这些期刊对中国以外的科研人员来说是未知的,从而造成中国科研与世界的脱轨。此外,如果新评估过度依赖主观的同行评议,可能会引起利益冲突或过分强调人际关系。因此,需要进一步透明化,反之采用一致的评判标准来促进研究人员和资金分配,就有可能无法对研究人员就行绩效评估。
新措施将适用于中国大学,研究机构的研究人员,同时各部委已要求研究型大学在7月31日之前修订其评估政策。一旦发现存在继续金钱奖励研究人员在SCI期刊上发表论文的机构,其相关项目资助将会被暂停。
文:Caspar。参考文献:
[1] Nature 579, 18 (2020),doi: 10.1038/d41586-020-00574-8
[2] Science 11 ( 2017). DOI: 10.1126/science.357.6351.541
[3] Inf. Sci. Tech. 66, 1923–1932 (2015).
[4] https://doi.org/10.1177/1177271919829162 (2019).
[5] Byrne, J. & Christopher, J. FEBS Lett. 594, 583–589 (2020).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材料科学与工程”。欢迎公众号合作转载,未经许可谢绝转发至其他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