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欢迎进入材料科学世界,一起探索材料奥秘
  • 收藏本站,获取最新材料前沿资讯

新中国培养的首批18名博士,都去哪儿了?

前沿资讯 mse_material 20172阅读 扫描二维码

1980年,我国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学位条例》。1983年5月,首批18名博士从几千名学子中脱颖而出,登上人民大会堂主席台领取博士学位证书。当时的国家领导人接见了与会的博士(工学博士冯玉琳当时因在美国访问,没有参加此次大会)。而如今,国产博士已经超过50W。这十八名博士,随便拎出一个,简历上的东西都值得我们一生去努力。。

搜狗截图16年08月09日1623_4

18位博士均已过花甲之年,最年轻的64岁,年长的74岁,有的已是白发苍苍了。他们是:马中骐、谢惠民、黄朝商、徐功巧、徐文耀、白志东、赵林城、李尚志、范洪义、单墫、苏淳、洪家兴、李绍宽、张荫南、冯玉琳、童裕孙、王建磐、于秀源(注:按姓氏比划排位)。其中,徐功巧是中国授予的第一位生物学博士及第一位女博士。

“是历史把我们推到了这个特殊的位置,我们也承担了历史赋予的重任。”博士学位证书为001号的马中骐说,1983年之后,18个人各奔东西,再也没有聚过,但每个人都默默记住了责任,那就是要做出成绩,不辜负“首批博士”之桂冠。

姓名 出生年月 取得学位 学位授予
单位
授学位的
学科专业
授予学位
日期
指导教师
姓名
学位论文题目 现在的工作单位
马中骐 1940.03 理学博士 中国科学院数学物理学部 高能物理 1982.3.4 胡 宁 SU ( N )静态球对称规范场 中国科学院
谢惠民 1939.12 理学博士 中国科学院数学物理学部 运筹学与控制论 1982.5.11 关肇直 一类半整数自由度级的非线性共振及其在电力系统中的应用 苏州大学
白志东 1943.11 理学博士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概率统计 1982.5.25 殷涌泉

陈希孺

随机变量的独立性及其应用 东北师范大学
李尚志 1947.06 理学博士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基础数学 1982.5.25 曾肯成 关于若干有限单群的子群体系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范洪义 1947.09 理学博士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理论物理 1982.5.25 阮图南 关于相干态的研究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赵林城 1942.11 理学博士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概率论与数理统计 1982.5.25 陈希孺 数理统计的大样本理论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洪家兴 1942.01 理学博士 复旦大学 基础数学 1982.6.24 谷超豪 蜕型面为特征的微分子算子的边值问题 复旦大学
李绍宽 1941.12 理学博士 复旦大学 基础数学 1982.6.25 夏道行

严绍宗

关于非正常算子和有关问题 东华大学
张萌南 1942.02 理学博士 复旦大学 基础数学 1982.6.26 夏道行

严绍宗

关于非局部紧群的拟不变测度理论 复旦大学
童裕孙 1943.12 理学博士 复旦大学 基础数学 1982.6.27 夏道行

严绍宗

不定度规空间上线形算子谱理论的若干结果 复旦大学
冯玉琳 1942.07 工学博士 中国科学院技术科学部 计算机软件 1982.7.1 唐稚松 程序逻辑和程序正确性证明 中国科学院
黄朝商 1939.01 理学博士 中国科学院数学物理学部 理论物理 1982.8.20 戴元本 QCD 和介子电磁形状因子的大动量行为 中国科学院
王建磐 1949.01 理学博士 华东师范大学 基础数学 1982.12.7 曹锡华 G/B 上的层上同调与 Weyl 模的张量积、余诱导表示与超代数 b r 的内射模 华东师范大学
徐功巧(女) 1942.09 理学博士 中国科学院生物学部 分子生物学 1983.1.6 邹承鲁 D- 甘油醛 -3- 脌酸脱氢酶与辅酶 NAD 的关系—新荧光团的研究 加拿大多伦多大学
徐文耀 1944.01 理学博士 中国科学院地学部 地磁与高空物理 1983.1.19 朱岗昆 高纬度区的电场和电流体系 中国科学院
于秀源 1942.02 理学博士 山东大学 基础数学 1983.5.6 潘承洞 代数函数对数的线性形式 杭州师范大学
苏淳 1945.10 理学博士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概率统计 1983.5.13 陈希孺 关于分布函数和极限理论的研究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单墫 1943.11 理学博士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基础数学 1983.5.13 王 元

曾肯成

关于素数幂和的一个问题 南京师范大学

马中骐博士1940年3月生于上海市,浙江杭州(临平)人。1951年-1956年在上海市市东中学学习,1956年-1961年在兰州大学物理系理论物理专业学习,本科毕业后留校任教。 1964年-1967年在北京大学物理系读研究生,毕业后回兰州大学工作。1978年-1981年在中国科学院高能物理研究所第二次读研究生,毕业后留所工作至今。两次研究生均师从胡宁院士。1982年3月4日获得理学博士学位。1988年晋升为研究员。1991年被国家教委和国务院学位委员会评为“做出突出贡献的中国博士学位获得者”。1992年10月起享受政府特殊津贴。1993年被国务院学位委员会评为博士导师。2005年退休。

马中骐博士长期以来一直从事理论物理研究,重点在群论方法及其物理应用方面进行科学研究和教学工作,已发表研究论文190余篇。重要的科研成果有量子N体系统转动自由度的分离、Levinson定理的证明与推广、量子群的研究等。曾六次获诺贝尔奖提名的美国苏达相(G. Sudarshan)教授等人在英国剑桥大学出版社2004年出版的一本量子力学教科书中曾用专门章节( 8.5节)引用和介绍了马中骐证明Levinson定理的方法。诺贝尔奖获得者杨振宁教授曾评价马中骐的研究成果是能留得下来的工作。近一年来马中骐正和杨振宁教授合作,从事冷原子方面的研究工作,已获得若干可喜的成果。
马中骐博士曾获得过四次中科院科技进步二等奖或教学成果二等奖(教材)和2004-2005年度的王淦昌奖,即1986年的“关于代的问题的大统一理论研究”、1987年的“无色磁单极和双子解及其与费米子的相互作用”、1988年的“推广的Levinson定理”和1996年的教材奖 “群论及其在物理中的应用”。出版的专著有:《群论及其在物理中的应用》、《杨-巴克斯特方程和量子包络代数》、《Yang-Baxter equation and quan¬tum enveloping algebras》、《物理学中的群论》、《群论习题精解》后两本书经修改后用英文由新加坡World Scientific出版。曾出访过美国纽约州立大学石溪分校、斯坦福直线加速器中心(SLAC)、Syracuse大学、Virginia理工大学、英国Rutherford实验室、意大利国际理论物理中心(ICTP)、爱尔兰Dublin高等研究中心等。

谢惠民教授1939 年12 月生, 江苏省常州市人. 1957 年毕业于上海市育才中学,1962 年毕业于复旦大学数学系, 1962-1973 年在复旦大学数学系任助教, 1973-1978年在无锡市江宁机械厂任情报员和计算机管理员. 1978 年考取中科院数学所的研究生, 师从著名数学家关肇直先生学习控制论, 1981 年11 月毕业于中国科技大学研究生院和中科院系统科学研究所并留所工作, 1982 年5 月获得博士学位.1983年9 月至今在苏州大学数学系工作, 1987-1991 年任数学系系主任, 1992 年晋升为教授, 1993 年成为博士生导师. 曾到美国、香港和台湾作学术访问.

在复旦大学工作期间, 他在金福临和李训经两位先生的指导下学习稳定性理论和最优控制理论. 文化革命前在复旦学报和高等学校自然科学学报上发表论文5 篇, 其中一篇论文推翻了庞特里亚金等人的经典著作《最佳过程的数学理论》中关于带有参数的最佳控制问题一节的主要结果. 文革期间在工厂编译了快速傅里叶变换的论文集, 并将数值积分算法用于超声流量计的设计. 1980 年后从事控制论、非线性振动、动力系统的语法复杂性、生物信息学等方面的研究, 参加了国家”八五”和”九五”攀登项目”非线性科学”和国家973 项目”非线性科学中的若干前沿问题”的研究工作, 是”符号序列的复杂性分析”课题组的组长. 他在隐马尔可夫模型方面的三次报告对于从水稻的DNA 序列中寻找基因的软件编制提供了数学上的帮助. 他在以上所提到的领域中共发表论文60 余篇, 出版专著3 本: (1) 绝对稳定性理论与应用(科学出版社, 1986); (2) 复杂性与动力系统(上海科教出版社, 1994); (3) Grammatical Complexity and One-Dimensional Dynamical Systems(World Scienti¯c, Singapore, 1996).
他长期在高校从事教学, 没有间断过对本科生的授课, 非常重视本科生课程的教学质量. 在他担任系主任期间, 采取了一系列提高教学质量的措施. 他所讲授过的本科课程有: 数学分析、常微分方程、高等代数、稳定性和定性引论、最优化引论、运筹学、泛函分析、数学史等. 在文化革命前编写的教材有常微分方程、稳定性和定性引论, 近年来编写的教材有数学分析和数学史选讲. 参与编写的有《数学分析习题课讲义》上下册(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3) 和《吉米多维奇数学分析习题集学习指引》(其第一册已于2010 年由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他是2008 年被评为国家精品课程的苏州大学数学分析与习题课的负责人, 2009 年由教育部和财政部批准在苏州大学数学科学学院立项建设的国家教学团队的带头人.
曾经获得的主要荣誉和称号有: 1991 年评为\做出突出贡献的中国博士学位获得者”, 1991 年评为”全国优秀教师”, 1992 年获得国务院的政府特殊津贴, 1993 年获得高等师范院校教师曾宪梓奖二等奖, 1994 年评为国家\中青年有突出贡献专家”, 1997 年评为苏州市”优秀知识分子”, 2007 年评为江苏省高等学校教学名师,2009 年因在元胞自动机的语法复杂性方面的工作获得中国科学院系统科学研究所的1979-2009 系统科学最佳论文奖.

白志东教授1943年11月生于河北省,1982年毕业于中国科技大学获理学博士学位,后留校任教。1984年至2001年曾先后在美国、新加坡等著名大学担任高级研究员或教授。2002年3月起任东北师范大学数学系教授。他是吉林省特聘教授、 第三世界科学院院士、 数理统计学会资深会员、国际统计协会会员、中国数学协会会员、 中国概率统计协会会员、ICSA 会员、 《Journal of the Multivariate Analysis》编委、《Journal of Statistical Planning and In-ference》编委、《Statistica Sinica》副主编、《Mathematical Review》评论员、《Zentralblatt Fur Mathematik》评论员。

近年来,随着计算机的飞速发展,需要处理数据量越来越大,通常称为“大维”、“海量”数据,这些数据的处理离不开坚实的理论基础。白志东教授就大维数据的分析工作提出了一套全新的理论,居国际领先水平,其突出的理论意义越来越受到重视,尤其是在数学物理领域。到目前为止,他已经取得了一系列重要研究成果。先后在国际上一些权威的概率统计杂志,比如:《Annals of Probability》、《Annals of Statistics》、 《Journal of the Multivariate Analysis》、 《Statistica Sinica》、 《Sankhya》 等上共发表论文约170篇,其中约130篇被SCI检索,单篇最高引用次数为190,引用百次以上的文章3篇,h因子是20,也就是至少有20篇文章被引用20次或以上,数学界达到这个数字是非常难的。部分成果被收入《Handbook of Statistics》中。Web of Science上的数学家排名为404/1147。关于大维数据分析方面的专著已被世界知名的出版社 Springer Verlag出版。 
研究方向:1. 大维随机矩阵的谱分析 ;2. 秩集抽样; 3. m-估计和稳健估计; 4. 模型选择 ;5. 时间序列分析; 6. urn模型及其在临床试验中的应用; 7. 概率的极限定理; 8. 概率算法; 9. edgeworth展开。
讲授课程有:时间序列分析、多元分析、非参数统计、非参数及稳健性统计、测度论及概率、矩阵论及在统计中的应用、点估计、假设检验、助步法及应用、高等统计、概率中的极限定理、数学分析、实分析、特征函数、统计导论、分析概率论等。
李尚志教授1947年6月29日出生于四川内江市。1981年12月在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数学系基础数学专业研究生毕业, 1982年5月获理学博士学位。1981年12至2006年1月在中国科技大学数学系任教。1998.11–2001.11担任中国科技大学数学系主任。1989 年评为教授。1992年任博士生导师。1992.10起享受政府特殊津贴。1983–1990担任中华全国青年联合会第六届委员会委员。2003— 2008担任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数学学科评议组成员。2003年获得首届国家级教学名师奖。2004年9月至今在北京航空航天大学任教,2004.9—2008.12担任理学院院长,2008.12—2009.5担任数学与系统科学学院院长,现任数学与系统科学学院学术委员会主任、教学委员会主任。2001年至今连续两届担任教育部高等学校数学与统计学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数学基础课程教学分委员会副主任。
自1980年以来一直从事代数学领域、特别是群论方向的科学研究。在典型群的子群结构的研究中取得了受到国际同行瞩目的系统的成果,在国内外第一流学术刊物上发表论文50余篇,其中在J.Algebra 等国外重要学术刊物发表11篇。主持的科研项目“关于李型单群子群体系的研究”于1985年获中国科学院科技成果奖二等奖。1991年受国家教委表彰为“做出突出贡献的中国博士学位获得者”。1998年由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在《现代数学丛书》中出版的科研专著《典型群的子群结构》,集中了多年来在典型群的子群结构方面的研究成果。
从1982年在大学任教至今,始终坚持在教学第一线教书育人。在培养研究生的同时,每学期都为本科生讲授基础课。1999年获“宝钢教育基金优秀教师特等奖”。三次主持项目获得国家级教学成果奖二等奖,获奖项目分别为“数学建模和数学教学改革”(1997)、“数学实验课程建设”(2001)、“数学建模思想融入基础课建设”(2009)。主持的课程“数学实验”、“线性代数(数学专业)”、“线性代数(非数学专业)”分别于2003、2004、2006年获批国家精品课程,是全国高校中主持国家精品课程最多的教师。带领的“数学基础课程教学团队”是2007年批准的首批100个国家级教学团队之一。李尚志教授不但在本校教学中深受学生欢迎,至今已应邀到157所高校讲学,六次到教育部高教司主办的国家级精品课程网络培训班讲课,深受全国高校师生欢迎,产生了很大影响。 
李尚志还担任了湘教版高中新课程标准数学教材执行主编,撰写了其中最关键的重要内容,该教材受到教育部全国中小学教材审定委员会的高度评价,并且是新中国成立60年来成功进入台湾的第一套大陆中学教材。

范洪义教授1947年出生于浙江鄞县,1964年9月-1970年7月中国科大物理系学习,1978年9月-1981年12月中国科大近代物理系研究生,1982年5月获博士学位后留校任教,曾到加拿大New Brunswick 大学,美国New York 大学、 Rochester大学、阿肯色大学、休斯顿大学、佛罗里达大学、拉斯维加斯大学和奥地利因斯布洛克大学讲学访问。 范洪义教授在量子力学的数理基础领域提出了新的研究方向,30年来坚持有鲜明特色的科学研究,另辟蹊径地创造了有序算符内的积分理论(英文简称为IWOP), 不但发展和完善了狄拉克(Dirac)以来量子力学的表象与变换理论,而且推陈出新,在国际上首次提出和实现了如何把牛顿-莱布尼兹积分应用于对由Dirac符号所组成的算符积分的新课题, 不但使得量子力学的数理基础有一个别开生面的发展,而且也对数学微积分的领域做了崭新的扩充。 范洪义发明了一系列有物理意义的新表象,尤其是率先在国际上提出了Fock空间中连续的纠缠态表象,为爱因斯坦、玻多而斯基和罗森的量子纠缠找到了恰当的表象;也深化了量子光学的数理内容,使之上到更高的层次,提出了实验工作有望实现的压缩态;范洪义的论文既有原创性,又有系列性与多样性,他的理论方法物理动机明确、数学简练、新颖有效,被广泛地被应用于量子光学、量子通讯、固体物理、分子振动理论、量子统计、量子场论等领域。他以第一作者发表约600篇被SCI收录的论文(其中有十几篇Review文章)。按中国科技论文统计结果:2000年、2001年和2002年物理领域SCI收录论文数个人第一名,被引用篇数个人第一名。1999年国际论文被引用篇数全国第一,1999年SCI收录数物理力学类全国第一。1998年SCI系统论文数全国第一、1998年国际论文被引用篇数全国第二、1996年SCI系统论文数全国第一、1995年SCI系统论文数全国第三、1994年SCI系统论文数全国第二、1993年SCI系统论文数全国第一、1992年SCI系统论文数全国第三。

范洪义的理论揭示了狄拉克符号法更深层次的优美与简洁,克服了原有形式表述的不足与局限,使量子力学的表象和变换理论上了一个新台阶,有了更丰富的内涵,成为Dirac符号法的有机组成部分,使我国学者在量子基础理论的国际舞台上占有一席之地。其系列研究成果有普及教学的意义和广泛的国际影响。 
他的专著有10部,《量子力学表象与变换论》、《量子力学纠缠态表象与应用》、《从量子力学到量子光学》、《量子力学数理基础进展》、《相空间量子力学理论》、《量子力学的不变本征算符方法》、《从相干态到压缩态》、《光学变换:从量子到经典》、《开放系统量子退相干的纠缠态表象论》和《量子力学狄拉克符号法进阶》,为量子力学和量子光学提供了新篇章,体现了他独特的研究风格。他提出的理论有望在量子自成学派。他曾获得有突出贡献的中国博士称号, 并获得教育部1998年科技进步一等奖(个人获得)。

赵林城, 1942年11月出生,江苏盐城人。1966年毕业于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数学系,1982年5月获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授予的理学博士学位,导师是陈希孺院士,之后留校工作, 1988年晋升为教授,1990年任博士生导师。1994年被选为国际统计学会(ISI)成员。曾任中国概率统计学会常务理事,国际核心期刊“Statistica Sinica”副主编,“Statistics”、《应用数学学报》和《应用概率统计》杂志编委。1991年被国家教委和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授予“做出突出贡献的中国博士学位获得者”,1996年被评为安徽省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科技专家。

多年来他一直从事概率论和数理统计的教学和研究工作,在“Annals of Statistics”,“Annals of Probability”,“Journal of Multivariate Anal¬ysis”,“IEEE Trans. ASSP” 以及《中国科学》等国内外学术刊物上发表论文160篇,出版专著两本,培养博士10人,硕士18人。他的主要研究领域包括非参数统计、回归分析、多元分析、信号处理以及概率论的极限理论等方面。1990年以“若干非参数统计问题的研究”获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奖二等奖,1991年该项研究获国家自然科学奖三等奖, 1998年以“线性统计模型大样本理论的研究”获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奖一等奖。曾多次应邀赴美国、加拿大、巴西、台湾和香港访问,与国际著名统计学家 C. R. Rao 教授、P. R. Krishnaiah教授等进行过多年的合作研究。 他在建立信号数目检测的随机效应模型的研究工作中,在著名的AIC等准则的基础上,提出了模型选择的一个新的一般性准则,有关结果已为美国《物理科学和技术百科全书》(1987)所引用,单篇得到SCI记录的130个引用,其中关于罚函数的思想和形式已为许多作者接受和采用。 
当代著名统计学家C. R. Rao 教授在题为“R. A. Fisher: The Founder of Modern Statistics”的文章(Statistical Science, 1992)中,也特别提到赵的工作。他在U-统计量方面的两项工作,已为美国《统计科学百科全书》(1988)以及若干专著和文章所引用,苏联著名学者柯罗廖克等在他们的专著中详细介绍了这两个定理的证明,并特别在导言中将其中一项工作作为该领域的一个重要成果作了介绍,他在有限总体U-统计量方面的两项工作,也得到了上述百科全书的增补本的引用,文中提出的有限总体情形的Hoeffding分解方法,已成为处理有关问题的有效工具,得到了有关作者的高度评价。

洪家兴教授是复旦大学博士生导师,男,1942年1月15日生,江苏吴县人。1965年复旦大学数学系毕业,1977年考入复旦大学数学研究所,师从谷超豪教授,从事混合型方程的研究。1982年5月被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授予理学博士学位。研究生毕业后,在复旦大学数学研究所从事教学和科研工作,现任复旦大学数学研究所所长,“非线性数学模型与方法”教育部重点实验室主任,《数学年刊》、《Asian J.of Math》等杂志的编委,上海市数学会副理事长。他长期从事偏微分方程及其在几何中的应用研究,对第二类混合型方程的边值问题得到了一个普遍的存在性定理;首次给出了完备负曲率曲面在三维欧氏空间中实现的存在性定理,而且条件接近“最佳”。上述研究成果曾在1998年获国家教委科技进步奖一等奖(第二获奖人),1991年国家教委和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授予他“做出突出贡献的中国博士学位获得者”称号,1995年获第五届陈省身数学奖,1996年获求是科学基金会颁发的“杰出青年学者奖”,1997年获上海科技精英称号。2003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

洪家兴教授曾应邀多次在国际学术会议上作大会报告,特别是2002年在北京召开的国际数学家大会上作45分钟邀请报告,受到广泛的重视。

李绍宽教授1941年12月7日出生于上海。1960年5月由上海市长宁中学保送进入复旦大学数学系学习(教改试点班-数学训练班),1965年3月毕业,分配到长宁区东海中学担任数学教师。1978年10月,首次恢复招收研究生时考入复旦大学数学所研究生,师从于夏道行、严绍宗教授,从事泛函分析、算子理论方向的学习与研究,1980年10月通过毕业论文答辩,1981年3月被分配到东华大学(原中国纺织大学)任数学教师至今,期间于1987年2月至1988年曾赴美国普渡大学(Purdue University)访问进修一年,1983年通过博士论文答辩,获得博士学位,1985年被聘为副教授,1990年被聘为教授。一直从事高等数学的教学与教学改革工作,于2001年获上海市教学改革成果二等奖。在科研方面共发表论文八十余篇,并编写了《高等数学》,《现代数学选讲》《高等数学学习指导书》《线性代数学习指导》等书。在学校里他课上得好,不论是学生还是教师,大家有口皆碑。听过他课的研究生说,听李教授的数学课从集合论引入,逐步到线性空间,再到距离空间、拓扑空间,犹如在数学王国自由翱翔,得益非浅。

李绍宽教授长期从事关于算子谱理论的研究工作,取得了丰硕的成果,在国内外重要学术期刊上发表了八十余篇论文。他连续多年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算子谱理论,对亚正常算子、半亚正常算子谱给出了一些比较深入的结果,对算子组的Tay¬lor谱得到了一系列的表示定理,特别对交叉交换算子组A=(A1,A2,…,An),B=(B1,B2,…,Bn),证明了AB=(A1B1,A2B2,…,AnBn)与BA=(B1A1,B2A2,…,BnAn)具有相同的Taylor谱和Tay¬lor本质谱,对算子谱理论做出了相当的贡献。同行称赞他的成果“足以在所研究的领域留下让后人瞩目的脚印”。为此,1990年他获教育部科技进步三等奖,1991年被国务院授予“做出突出贡献的中国博士学位获得者”称号,1992年获国务院特殊津贴,并被纺织工业部授予“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

张荫南教授,男,1942年1月29日出生。江苏省常州市人。复旦大学数学研究所教授,博士生导师。现退休。

1964年毕业于复旦大学数学系,并留校做研究生。师从夏道行教授从事泛函分析的研究。因文革的原因中断学业,1967年—1973年在江西省天柱山垦殖场劳动,1978年重返复旦大学数学研究所,从事泛函积分的研究。1982年5月在复旦大学获得理学博士学位,系由国务院授予的首批理学博士之一。1991年由国务院、国家教委授予“做出突出贡献的中国博士学位获得者”的称号。1985年晋升为副教授,1987年晋升为教授,1993年任博士生导师。 
张荫南教授在Winner空间变分演算、无限维的Levy-Laplace算子,非适应的随机积分、倒向随机微分方程的数值解等方面做出多项研究成果,发表论文20余篇。近年来主要从事数据分析、数据挖掘e-1earning课件的应用研究开发工作。在教学上,除指导硕士生七名、博士生二名外,长期为研究生和大学生开设各类课程。

童裕孙教授1943年12月出生,浙江省宁波市人。1966年毕业于复旦大学数学系,其后分配到华东水利学院任教。文化革命期间曾在泰州军恳农场劳动锻炼,后在南京郊县东芦中学任教,1975年回华东水利学院工作。1978年进复旦大学数学研究所作研究生,师从夏道行教授和严绍宗教授,专业为基础数学,方向为泛函分析。1981年留校任教,1982年获得复旦大学理学博士学位。1985年晋升为副教授。1986年至1987年间,在美国Min¬nesota大学做访问学者。1991年晋升为教授,1996年被聘为博士生导师。

童裕孙教授曾任复旦大学数学系基础数学教研室副主任、副系主任、系主任等职。 
童裕孙教授历年来为本科生和研究生开设过“高等数学”、“数学分析”、“实变函数”、“泛函分析”、“拓扑线性空间”、“C*代数”等课程,并指导过多批研究生获得硕士学位和数名博士生获得学位。 
童裕孙教授的研究方向是算子谱论与算子代数,参加“不定度规空间上算子理论”的研究,获得1987年国家教委科技进步二等奖。历年来在国内外学术杂志发表论文30余篇。其代表作有《关于不定度规的约化》(中国科学,1986),《拟幂零积分算子》(数学学报,1989),《Kernels of Generalized Derivations》(Acta. Sci. Math. Szeged,1990),《A Density Theorem on the Operator Algebra in Pontrjagin Space》(J. Math. Anal &Appl,2001)。在这些论文中,童裕孙教授对于Pontrajin空间和 Krein空间上的算子和算子代数作了系统的研究,得到了一系列基本的结果,解决了前苏联学者Y.I.Lyubic提出的关于积分算子的一个公开问题。此外,童裕孙教授教授还编写了《高等数学》、《实变函数与泛函分析》、《泛函分析第二教程》、《泛函分析教程》等多部本科生及研究生的教材。历年来,童裕孙教授曾获得宝钢优秀教师奖,复旦大学校长奖,上海市优秀教学成果奖和上海市教学名师奖等奖项。

冯玉琳研究员,1942年出生,江苏姜埝人。1967年武汉大学数学系研究生毕业,1982年在中国科学院获工学博士学位。1983-1985年在美国斯坦福大学和卡内基梅隆大学做博士后研究工作。1988年在中国科学技术大学任教授,1989年被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批准为博士生导师。1991年被授予“做出突出贡献的中国博士学位获得者”。1992年调任中国科学院软件研究所,任副所长;1994-2002年任该研究所所长。现任中科院软件所软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首席研究员;曾任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兼职教授、《软件学报》主编、国际IFIP TC1中国代表、中国软件行业协会副会长、中国计算机学会常务理事。他先后主持多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国家863高技术重点项目以及国家重点科技攻关项目,在国际国内学术杂志和会议上发表研究论文90余篇,学术著作5部。1984年与美国卡内基梅隆大学教授E.Clarke合作,将函数递归应用于VLSI设计,解决特殊电路结构的自动布图问题。1989-1990年作为客座教授参加欧洲ESPRIT计划研究项目。2000年作为软件程序委员会的共同主席,在北京成功举办第23届世界计算机大会。

冯玉琳在我国最早倡导和发展中间件和组合式软件工程。九十年代初就已开展面向对象的新型软件系统结构的研究。1996年发表研究论文《面向对象的软件构造》,1997年发起和组织在欧洲Dagstuhl召开的“面向对象的软件开发”国际研讨会。他的主题报告“面向对象的组合式软件工程”,引起会议广泛关注。冯玉琳的研究工作在对象模型、网络分布计算和软件工程方面取得一系列重要研究成果,为推动软件科技进步和软件产业发展起到促进作用。冯玉琳直接领导并负责研制的网络分布软件支撑平台,被国家科技部、国家财政部、国家计委和国家经贸委评为“九五”国家重点科技攻关计划优秀科技成果,并分别获得中国科学院科技进步奖一等奖、中国石油化工集团科技进步奖一等奖以及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

黄朝商研究员是江西省玉山县人,1939年1月出生。1964年北京大学物理系理论物理专业毕业,留校任物理系理论物理教研室助教。不久,参加了北京大学、中国科技大学、中国科学院原子能研究所、数学研究所等单位的科研人员联合组成的基本粒子理论组,参加了”层子模型”的研究.。1978年考上中国科学院理论物理研究所的研究生,师从著名理论物理学家戴元本院士。1982年8月,经中国科学院数学物理学部批准,被授予理学博士学位。1986年在理论物理所任副研究员、硕士生导师,1991年为博士生副导师,1992年被聘为研究员,1993年经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批准为博士生导师, 已培养硕士生5名,博士生9 名, 协助培养博士生1 名。此外,指导和合作指导博士后十名。从1982年起在中国科学院理论物理研究所工作,1994年末至1998年末任中国科学院理论物理研究所第一研究室室主任,1996年被评为中国科学院优秀研究生导师,曾任高能物理协会常务理事,清华大学兼职教授。1992 年10月起享受政府特殊津贴。

1983年至1985年期间,作为西德马普协会的访问学者在柏林自由大学作研究。80年代以来,曾分别到美国、德国、意大利、芬兰、加拿大、日本等国家进行学术访问,多次参加国内外的学术会议并在大会上作报告。 
主要从事粒子物理和量子场论领域的研究,在微扰量子色动力学的应用、B物理和CP破坏、标准模型扩展与新物理探索、弦理论和二维共形场论等方面得到了一系列有科学意义的成果,已在国内外本学科一流刊物上发表论文一百三十余篇,其中单篇引用超过50次以上的有8篇,“弦理论若干特性的研究”1997年获中科院自然科学二等奖(第一获奖人),“重味、超对称和新物理探索” 2007年获第六届“周培源物理奖” 。1992年起参加由国家科委下达的重大项目即攀登项目《九十年代理论物理学重大前沿课题》、《面向21世纪理论物理学重大前沿课题》,先后主持多项国家基金委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如国家基金委重点项目中的《重味及对称性破缺》课题、重大项目《理论物理及交叉学科重大前沿课题》中的面上项目《重味、超对称和新物理探索》课题等。现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CP破坏和新物理探索”。

王建磐教授1949 年1月2日出生于福建省古田县。1967年高中毕业后曾到农村插队,当过中学民办教师和县剧团编剧。1978年春季作为恢复高考制度后的第一批考生,考取了华南理工学院,同年提前考取华东师范大学数学系研究生,1981年获理学硕士学位并留校工作,1982 年在华东师范大学获理学博士学位。

1989年-1990年在美国 Virginia 大学任访问副教授。回国后任数学系教授,博士生导师,历任华东师范大学数学系副主任、主任、华东师范大学副校长、华东师范大学校长。曾任国际数学联盟数学教育委员会执行委员会成员,中国数学会常务理事、中国高等师范研究会理事长、上海市数学会副理事长,现任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数学学科评议组成员、教育部数学与统计学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数学类专业教学指导分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上海市数学会理事长。 
王建磐教授在代数群表示的科学研究和研究生培养方面努力工作,成为此方向的国内领军人物,他在Weyl模张量积的Weyl模滤过的存在性、generic上同调的函子解释、平移与消去原理等方面的研究成果均为国际同行所瞩目。1989 年至 1990 年在美国 Virginia 大学访学期间,抓住国际数学研究热点,与 Virginia 大学数学系 Brian Parshall 教授等进行合作,进行量子群及其表示研究,在量子群的结构、表示、上同调以及有关的问题上取得了独到的见解,尤其擅长用坐标代数及其余模的观点研究量子群及其表示。他是我国最早涉猎代数群与量子群领域的数学家之一,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量子群与代数群”,担任973项目“现代数学的若干前沿问题”课题的“群与代数的表示”课题组长,曾得到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优秀中青年人才专项基金的资助。曾获得国家教委科技进步二等奖2项(1987, 1996), 获得霍英东教育基金高校青年教师奖、上海市第一届自然科学牡丹奖、求是科技基金杰出青年学者奖和陈省身数学奖等。先后被评为“做出突出贡献的中国博士学位获得者”、“上海市劳动模范”、“全国先进工作者”和“国家级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等。 
他十分关注数学教育学科的建设与发展,充分利用担任国际数学教育委员会执行委员的优势,积极推动我国数学教育研究国际化。他组织和协调校内外力量,培养了数学教育方面的博士;主编了初中数学实验教材;2002年还筹备和主持了在拉萨召开的国际数学家大会数学教育卫星会议;2008年率领由国内各主要研究团队组成的队伍在墨西哥召开的第11届国际数学教育大会上作中国的国家展示(National Presentation)。

1942年九月生于上海。1954-1960就读上海市二女中。1965年复旦大学生物系遗传专业毕业后分配到北京中国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遗传室工作。1978年考入北京中国科学院生物物理所酶室研究生。1982年通过论文答辩被授予理学博士学位。1984-1986年在美国芝加哥的西北大学(Northwestern University) 生物化学,分子生物学及细胞学系进行博士后训练,学习分子生物学技术。

1986-1988到新泽西州立大学(Rutgers University)附属医院神经科学及细胞学系,帮助建立分子生物学技术。在美国心脏学会的资助下成功的用合成DNA的方法制造出肌肉蛋白triponin C-cDNA,并引入到单细胞生物体内使其表达。由此方法得到大量纯化及点突变的或结构较大变化的triponinC,在此基础上得以开展结构功能方面的研究。当时由于该项研究工作引进技术先进并颇具代表性,被推荐到权威性期刊酶学方法(Methods in Enzymology) (1988)上发表,题为 ‘cDNA From Synthetic Oligomers Encoding Cytoskeleton Proteins’。 
1988年底技术移民到加拿大,在多伦多大学教学医院之一病童医院 (Hospital for Sick Children) 的生物化学系,任副研究员,从事巨大分子蛋白质-肠粘蛋白(musin) 的研究。由于多年来在分子生物学领域工作积累一定经验,所以开始着手还是与分子生物学有关的克隆musin cDNA。克服重重障碍经历一年时间终于成功完成粘蛋白的cDNA克隆工作。有了cDNA序列对预测musin蛋白质分子结构有理论指导作用,从而为后来的结构功能研究打下了基础。2003年由于实验室主要负责人退休,实验室关闭,本人也因此退休。

徐文耀博士是陕西省绥德县人,1944年1月6日生于陕西省榆林县。1955年-1961年在陕西省绥德县城郊第一中学读书。1961年-1967年在西安交通大学数理系应用力学专业学习。1967年-1978年在中国科学院兰州地球物理研究所工作,从事地磁、地震预报、震源物理研究。1978年考取中国科学院地球物理研究所研究生,攻读地磁与高空物理专业。1979年-1982年在美国国家大气研究中心高山天文台作访问学者。1982年获理学硕士学位。1983年获理学博士学位,1986年晋升为副研究员。1989年破格晋升为研究员。1993年-1998年受聘为中国科学院地球物理研究所所长。

徐文耀博士在中、美、英、法、日、瑞等国学术刊物上发表论文200多篇。主要成果有:1980年首次发现“行星际磁场反向扇形效应”,并提出解释这种现象的“共轭电场”机制,得到了产生扇形效应的磁层-电离层三维电流体系,大大提高了世界数据中心A(WDC-A,美国,波德尔)由地球磁场推断行星际磁场扇形结构的准确率。1981年,首次计算出包括极区在内的全球L(地磁太阴日变化)电流体系,用三维发电机理论研究了L电流体系的产生机制,理论与观测很好吻合。1983年最先提出“中国地磁场嵌套模型”,推导出既包括地球主磁场的内源场部分,又包括外源场部分的矩谐级数表达式,结合使用球谐分析和矩谐分析,建立了包括全球、中国、华北三个层次的地磁场嵌套模型。1985年提出中低纬地磁子午台链思想,研究出一整套用中低纬地面观测手段诊断和监测地球电磁环境的方法,为研究日地能量耦合和磁暴预报提供了重要的基础。并且用磁流体冻结场理论,(这里删除“首次”)得到地核表面无通量线运动的全速度。1992年提出了一个新的地磁指数——“Sq指数”,用于描述地磁太阳日变化的结构和强度特征,对中低纬大尺度电流体系的时空特点和物理机制进行了系统研究。1996年提出普遍适用的“半开磁层模型”,用地面和卫星观测资料,求得太阳风-磁层能量耦合函数的一般表达式和参数。同时实现了磁层亚暴电流体系主要成分(驱动过程和卸载过程)的定量分离,推动了磁层-电离层耦合的定量研究。1998年根据地磁场形成的物理过程,对组成主磁场的成分进行了定量分离,并研究了各种成分的空间结构及其长期变化。2001年提出了一种延长地磁场模型序列的方法,将现有的1900年-2000年共100年的模型序列延长到1555年,得到长达450年的序列。
他还担任了多种地球物理学杂志的编委和相关学术组织委员、副主任等职,是第六届全国青联委员,1991年被授予“做出突出贡献的中国博士学位获得者”,1996年获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一等奖,1997年获国家海洋局科学技术进步特等奖。
于秀源博士1942年2月生于山东省章丘市。1964年毕业于山东大学数学系,同年考取杭州大学数学系研究生,师从我国数学界前辈陈建功先生。1967年起,先后在杭州市人民中学,杭州市第四中学任教。1978年,考取山东大学数学系研究生,在著名数论专家潘承洞院士的指导下攻读解析数论。1980年,因成绩优异,提前毕业,任教于山东大学数学系。1981年,去英国剑桥大学,在国际著名超越数论权威A. Baker教授的指导下进行超越数论的研究。1983年5月,获山东大学理学博士学位。1984年起,历任山东大学数学系副主任、副教授、山东省青年联合会副主席、山东省数学会常务理事等职。1987年起任教授,在杭州师范学院工作,曾任杭州师范学院数学系主任、副院长、副院级巡视员;2002年起,任衢州职业技术学院院长;曾任中国优选法统筹法与经济数学研究会理事、浙江省应用数学研究会副理事长、杭州市数学会理事长等职。1990年与1995年,两次应邀赴美国南伊利诺大学、内华达州立大学(拉斯维加斯)、加利福尼亚州立大学等学校访问、讲学。1986年起担任 《Mathemat¬ical  Reviews》杂志评论员。是第五、六、七、八届全国密码学会议程序委员会委员,2002年国际数学家大会数学教育分会程序委员会委员,1997年与2000年两届国际数学教育学术研讨会(杭州)学术委员会主席。

于秀源教授主要从事解析数论、超越数论和密码学的研究,1994年以来,也从事数学教育的研究。已在《中国科学》等国内外重要学术期刊上发表论文120余篇,出版专著及教材8部。已五次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会资助的研究项目,五次主持浙江省自然科学基金会资助的研究项目,并多次主持教育部、浙江省教育厅科研和教改项目,取得很好的成果。
于秀源博士一直在教学第一线工作,培养了一批优秀的数学和密码学人才,许多已成为博士生导师,学术带头人,其中有享誉国内外的密码学专家王小云等。
1990年获“浙江省优秀教师”荣誉称号。1991年获国家教委、国务院学位办公室授予的“做出突出贡献的中国博士学位获得者”荣誉称号。1993年获“国家高师院校教师奖”(曾宪梓奖)二等奖。四次获浙江省教育厅科技进步奖;二次获浙江省优秀教学成果奖,以及其他奖项。2002年获中共中央办公厅“党政密码科技进步奖”一等奖。1992年起享受政府特殊津贴。
苏淳教授1945年10月6日出生,安徽歙县人。1969年毕业于北京大学数学力学系数学专业,曾任中学数学教师,1978年10月进入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数学系,就读概率统计专业研究生,导师为陈希孺院士,1983年4月获理学博士学位。其间自1981年12月起在中国科学技术大学任教,现为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统计与金融系教授, 博士生导师。

从事概率论与数理统计理论研究,主要研究方向为概率论极限理论与数理统计大样本理论,已发表学术论文110余篇。研究工作主要集中在以下六个方面: 无穷可分分布理论、随机变量的完全收敛性、NA随机变量的极限理论、金融风险概率模型中的极限定理、应用概率领域中的极限定理、复杂随机结构中的(尤其是关于随机树的)极限定理。其中后四个课题是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苏教授是项目负责人。关于随机变量的完全收敛性的有关成果被美国数理统计大百科全书收录,并被收入我国面向21世纪的研究生教材; “NA随机变量的极限理论及其在统计推断中的应用”项目的研究已经建立起基本完整的极限理论框架,有关结果被国内外同行广为引用;“金融风险概率模型中的极限定理”和“应用概率领域中的极限定理”项目也已结题; 其后响应2002年国际数学家大会号召,开展关于随机结构中的极限定理的研究,有关工作引起国内外同行普遍重视,2008年发表的一件工作在点击率方面排名全球第五, 2010年所出版的专著《现代极限理论及其在随机结构中的应用》填补了空白,是该领域中的第一本专著。
1991年被国家教委和国家学位委员会授予“做出突出贡献的中国博士学位获得者”称号,1998年被评为中国科学院优秀研究生导师,2009年被评为安徽省教学名师。曾任中国概率统计学会第二届副秘书长、第三届和第六届理事、曾任第七届常务理事。访问过俄罗斯莫斯科大学、喀山大学、阿迪格大学、切博克萨雷大学、下诺夫格罗德大学、前苏联塔什干大学、国际理论物理研究中心、匈牙利数学所、新加坡国立大学、香港中文大学、香港大学、香港浸会大学、香港科技大学等。
担任中国数学奥林匹克委员会委员,国家级教练,曾任该委员会驻前苏联代表。曾任第31届国际数学奥林匹克(IMO)协调委员会副主席、第33届IMO中国国家队领队兼主教练,并参加第35届IMO选题委员会工作。在第33届IMO上中国国家队不仅获得团体总分第一,而且在IMO竞赛史上首次创下6名队员全获金牌的纪录。奉命与俄罗斯(前苏联)谈判两国合作协议,促成了两国之间每年互派代表队参加对方的数学奥林匹克的交流活动。多次担任中国代表队领队赴俄参赛,并且历年来与俄罗斯领队一起为来我国参赛时的俄罗斯代表队拟定我国试题的俄文文本。翻译和介绍了大量俄罗斯的数学奥林匹克试题。
 

单墫教授1943年11月1日生于天津,江苏泰州市人,南京师范大学数学与计算机科学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广州大学教育软件所兼职研究员,享受政府特殊津贴。

1964年毕业于扬州师范学院数学系后在南京人民中学任教,1978年考入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师从著名数学家王元院士攻读研究生,1983年在中国科学技术大学获理学博士学位,毕业后,留在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校任教。1989年起,任教于南京师范大学,曾任南京师范大学数学系主任、南京师范大学学术委员会委员、学位评定委员会委员、中共南京师范大学委员会委员、南京市第九届政协委员。 
单墫教授在数学领域的初等数论、解析数论和组合数学研究方面取得了一些国际先进水平的成果,发表了30多篇具有较高水平的学术研究论文。其研究成果曾获中国科学技术大学论文奖和江苏省科学技术进步奖。他还在数学普及与数学竞赛方面,倾注了大量的时间和精力。他经常为喜爱数学的各地青少年作精彩的辅导讲座,并编著了一批高水平的普及读物,受到我国青少年数学爱好者的爱戴。自1985年我国参加一年一度的国际数学奥林匹克以来,他5次被聘为国家集训队教练,曾任中国数学奥林匹克委员会委员,担任过数学奥林匹克国家教练组组长、国家队副领队、领队。带领中国代表队为国争光,多次受到党和国家领导人接见,受到国家的表彰。1991年被评为全国优秀教师,1992年被授予国家级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称号,当选中共十四大代表;1997年被评为南京师范大学优秀学科带头人,获得江苏省“红杉树”园丁奖。现任南京市第十届政协委员、南京数学学会理事长、美国《数学评论》评论员。 
20世纪90年代以来,他致力于数学教育的研究,为我国首批数学课程与教学论方向的博士生培养作出了很大的努力与贡献,培养出了一批活跃在我国数学教育前沿领域的专家学者。曾任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教育专业硕士专家组成员、教育部理科试验班专家组组长。 
至今已经发表数学普及、数学竞赛与数学教育等方面的论文150余篇,出版著作20余部,如《解题研究》、《数学竞赛研究教程》、《组合几何》、《对应》、《组合数学的问题与方法》、《趣味的图论问题》、《覆盖》、《几何不等式》、《近代欧氏几何学》等。主编《数学奥林匹克系列图书》多部。其著作曾获“中国图书奖”一等奖。他为奖掖后学,捐献出个人积蓄,在南京师范大学数学与计算机科学学院设立了“善学奖”奖学金,在他的母校南京市第五中学也设立了奖学金。
来源:华语演讲。编辑:明轩

 

相关阅读:

中国材料名师简介(三)

博士毕业去向有哪些?该如何自我定位与培养?

 

喜欢 (1)分享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