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欢迎进入材料科学世界,一起探索材料奥秘
  • 收藏本站,获取最新材料前沿资讯

mse_material编辑的文章

1
西安交大顶刊:超隔热气凝胶!1200℃含氧环境也能稳定
前沿资讯

西安交大顶刊:超隔热气凝胶!1200℃含氧环境也能稳定

导读:隔热材料在节能、热保护等领域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利用可控定向冷冻铸造方法制备了的气凝胶呈现各种突出的性能。包括:径向热超绝热性能、可恢复径向压缩、高轴向刚度、良好的热、化学稳定性(甚至在含氧环境中1200℃时也能稳定)。这些综合的特性保证了该气凝胶作为一种有前景的隔热材料在极...

5年前 (2020-07-18) 11952℃

人民日报:别再熬夜了,从疲劳到癌症只需四步
硕博生活

人民日报:别再熬夜了,从疲劳到癌症只需四步

很多科研人员都时常熬夜,处于高负荷状态。 从疲劳到癌症只需要四步:轻度疲劳→深度疲劳→重要脏器内部变异→诱发癌变。说话有气无力、食欲差、不容易入睡……这是身体在提醒你:要休息了! 来看看人民日报微博给我们的建议吧: 本文来自“人民日报”微博。 ...

5年前 (2020-07-17) 9757℃

华南理工:增材制造492MPa铝基复合材料,同时提高塑性!
前沿资讯

华南理工:增材制造492MPa铝基复合材料,同时提高塑性!

导读:铝合金具有密度低,比强度、比刚度高,耐蚀性好等优点。近年来,航空航天技术的快速发展对铝合金复杂结构件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目前,颗粒增强铝基复合材料(AMCs)备受研究人员所关注,但其强化相的选择主要集中在TiB2/TiC/SiC/AlN等陶瓷颗粒上。本文作者首次选用纳米T...

5年前 (2020-07-15) 8123℃

麻省理工《Nature Commun》核辐射居然也能缓解晶界腐蚀!
前沿资讯

麻省理工《Nature Commun》核辐射居然也能缓解晶界腐蚀!

核辐射对材料的影响大多都是负面的,例如脆化,加速蠕变,相不稳定性,加速腐蚀。这些往往限制了核电的安全性。例如,在现行的商业反应堆里,水作为冷却剂,会腐蚀堆里的金属结构材料,导致材料性能和寿命的衰减。而堆内的辐照往往会加剧腐蚀的速度。 来自美国麻省理工学院(MIT)和劳伦斯伯克利国...

5年前 (2020-07-14) 7057℃

重磅!2020年最新材料科学排行榜发布
前沿资讯

重磅!2020年最新材料科学排行榜发布

7月9日晚,科睿唯安(原汤森路透)公布了ESI从2010年1月1日到2020年4月30日(十年又四个月)的统计数据。重磅!2020年最新ESI大学排行榜发布希望大家无须对ESI排名不要太过看重,仅供参考。下图是材料学科排名,加粗行代表千分之一学科。 ESI材料学科情况 (数据中,...

5年前 (2020-07-11) 8775℃

上大《Acta Mater》搞清楚了!铝硅合金晶粒难以细化的根源
前沿资讯

上大《Acta Mater》搞清楚了!铝硅合金晶粒难以细化的根源

导读:细晶强化可同时提高合金强度和塑性,铸铝行业通过添加细化剂来提高铸件的品质和性能已成为常规工序。然而,传统Al-5Ti-B细化剂易被硅元素毒化,使铸造Al-Si合金难以被有效细化,这是铸铝行业的老难题。本文采用多尺度(Å~mm)的表征及计算手段,详细研究了Al-10Si/Al...

5年前 (2020-07-11) 10159℃

湖南大学蒋福林团队:新型淬火工艺,降低7系铝合金残余应力
前沿资讯

湖南大学蒋福林团队:新型淬火工艺,降低7系铝合金残余应力

厚的Al-Zn-Mg-Cu合金产品由于具有高强度,抗应力腐蚀开裂和韧性的优点,在现代航空航天工业中是至关重要的轻质结构材料。在时效过程中,通过分解淬火过程中产生的过饱和固溶体形成大量的纳米沉淀,满足了所需的性能。然而,淬火过程会产生显着的残余应力,从而在后续的机加工和维修过程中使...

5年前 (2020-07-09) 7104℃

北航《Scripta Mater》:6.1GPa超高应变硬化率的新型钛合金!
前沿资讯

北航《Scripta Mater》:6.1GPa超高应变硬化率的新型钛合金!

导读:本文基于应力诱发β→α′马氏体相变设计了一种新型的TRIP/TWIP钛合金,主要变形机制为应力诱发β→α′马氏体相变、ω逆转变和α′马氏体机械孪晶,赋予了该钛合金6.1GPa的超高应变硬化率,为设计新型TRIP/TWIP钛合金提供了新的思路。 钛合金因高比强度、低密度等优点...

5年前 (2020-07-05) 8984℃

美国材料科学家,研究了一颗牙齿,还发了篇《Nature》
前沿资讯

美国材料科学家,研究了一颗牙齿,还发了篇《Nature》

牙釉质是牙齿的主要组成部分,承受较大的咀嚼力,能够抵抗机械疲劳并能承受磨损。由发育缺陷或蛀牙(龋齿)引起的牙釉质功能受损和丧失,会影响健康和生活质量。虽然过去的几十年中,人们对牙釉质的形成机理和功能特点有了深入的了解,对其损伤修复或者体外合成的努力却没有取得巨大的成功,这部分是由...

5年前 (2020-07-04) 6977℃

北科大李晓刚团队《Nature》子刊:高强韧耐蚀金属材料重大进展
前沿资讯

北科大李晓刚团队《Nature》子刊:高强韧耐蚀金属材料重大进展

导读:本文设计了一种加工性能优异、高强韧、抗腐蚀和抗氢脆断的单相CoNiV中熵合金,不仅在大于90%的伸长率下具有1GPa的抗拉强度,而且具有出色的耐腐蚀和抗氢脆性。这归因于单相固溶的单一fcc结构、堆垛层错能、固溶体元素三方面共同作用。相关结果为高环境稳定性下设计具有良好机械性...

5年前 (2020-06-27) 7760℃

马普所最新《Nature》增材制造1.3GPa强度,10%延伸率新型钢材
前沿资讯

马普所最新《Nature》增材制造1.3GPa强度,10%延伸率新型钢材

导读:激光增材制造的部件经历了大量的循环再加热,研究者可以利用快速淬火、顺序原位加热和局部相变来制造层状微观结构,实现对马氏体形成和析出的精确、局部控制,从而控制了机械行为。研究的材料具有1300MPa的抗拉强度和10%的延伸率。采用的原位沉淀强化和局部组织控制原理可广泛应用于沉...

5年前 (2020-06-25) 7247℃

清华、北航:发表论文不作为博士学位申请限制性条件
学术交流

清华、北航:发表论文不作为博士学位申请限制性条件

2019年4月22日,清华大学公布了《攻读博士学位研究生培养工作规定》(以下简称《规定》)。《规定》是清华大学博士生培养的指导性文件,明确了博士生的培养目标以及学习年限、培养方案、培养过程等基本要求。本次修订历时两年多,新《规定》不再将博士在学期间发表论文达到基本要求作为学位申请...

5年前 (2020-06-24) 8989℃

电子科大发表顶刊:实现冬暖夏凉!首个同时实现冷却和加热的材料
前沿资讯

电子科大发表顶刊:实现冬暖夏凉!首个同时实现冷却和加热的材料

导读:本文报道了第一个可以同时实现冷却和加热的材料系统,实现了在没有消耗能量的情况下,炎热天气(≈35°C)的环境温度下降约5°C,寒冷天气(≈10°C)的环境温度升高约18°C。 夏天炎热,冬天寒冷,多亏了空调,温度才能维持在人体舒适的范围,不过大家想过没有,如果建筑物能自动调...

5年前 (2020-06-22) 6918℃

《Acta Mater》重磅:普通光学方法代替EBSD,实现晶粒取向表征
前沿资讯

《Acta Mater》重磅:普通光学方法代替EBSD,实现晶粒取向表征

晶体材料中的取向关系对材料的微观组织和性能有着重要影响。目前基于晶粒衍射取向关系的表征方法如EBSD,成本高,耗时长限制了其使用范围。来自南洋理工大学和汉堡大学的研究人员,将样品表面经过特殊的腐蚀,采用定向反射显微镜(Directional Reflectance Microsc...

5年前 (2020-06-15) 8140℃

成功克服强塑性矛盾!北理工等五所名校,提出梯度组织设计模型
前沿资讯

成功克服强塑性矛盾!北理工等五所名校,提出梯度组织设计模型

在金属材料领域,强度和塑性的不可兼得严重影响了其工程应用和结构设计。人们已经提出了许多策略来提高金属的强度,但不可避免地会降低甚至破坏材料的塑性。塑性不足已成为高强金属材料的“致命弱点”。微观原因是位错滑移导致应变局部化产生颈缩,剪切带开裂,最终导致灾难性破坏。因此,简单的方法可...

5年前 (2020-06-15) 6086℃

巨大突破!纳米结构高熵合金,实现2000%的史上最大伸长率
前沿资讯

巨大突破!纳米结构高熵合金,实现2000%的史上最大伸长率

导读:高应变率超塑性在高强度材料中极为罕见,尤其是高熵合金缺乏超塑性成形能力。本文制备的高熵合金在1073K高应变速率下实现了有史以来最大伸长率2000%,这是先进材料科学的巨大突破(a huge breakthrough)。研究表明,超塑性变形的主要机制与晶界滑移相关,晶内位错...

5年前 (2020-06-15) 6884℃

顶尖论文歧视事件:16名编委辞职、2名编辑停职、2名审稿人被除名
前沿资讯

顶尖论文歧视事件:16名编委辞职、2名编辑停职、2名审稿人被除名

6月4日,国际顶级期刊《德国应用化学》(Angew)杂志于6月4日在线发表作者Tomas Hudlicky的观点文章。内容中涉及歧视女性和少数族裔,并暗示中国论文发表量的快速增长导致国际期刊平均质量下降,甚至提出了“学生应该无条件服从于导师”的观点。尤其对中国化学界武断判断及诋毁...

5年前 (2020-06-09) 50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