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欢迎进入材料科学世界,一起探索材料奥秘
  • 收藏本站,获取最新材料前沿资讯

mse_material编辑的文章

1
正式发布!《国际期刊预警名单(试行)》
前沿资讯

正式发布!《国际期刊预警名单(试行)》

日前,中科院文献情报中心分区表正式发布了《国际期刊预警名单(试行)》,并指出该名单旨在提醒科研人员审慎选择成果发表平台、提示出版机构强化期刊质量管理。期刊预警不是论文评价,更不是否定预警期刊发表的每项成果。   该名单通过综合评判期刊载文量、作者国际化程度、拒稿率、论文...

4年前 (2020-12-31) 8020℃

中国最”帅”院士!高考接近满分,集颜值与才华于一身
硕博生活

中国最”帅”院士!高考接近满分,集颜值与才华于一身

大热门AI修复技术, 最近又修复了一批旧照片。 有一位“普通人” 单凭惊为天人的神颜 就被送上了热搜! 照片的主人不是流量, 也不是明星, 他是, 中国工程院院士,王德民。 (王德民,1937年2月9日出生于河北省唐山市,石油开发专家、中国油田分层开采和化学驱油技术的...

4年前 (2020-12-28) 7601℃

【材料课堂】倒易点阵、晶带及晶面间距计算方法
基础知识

【材料课堂】倒易点阵、晶带及晶面间距计算方法

01 倒易点阵 所谓倒易点阵是一个新点阵,该点阵的每一个结点都对应着正点阵(即实际点阵)中的一定晶面,即不仅反映该晶面的取向,而且还反应晶面距。具体来说,从新点阵的原点O至任一结点的矢量正好沿正点阵中(h k l)的法线方向,而OP的长度就等于晶面距的倒数,即。这样的新点阵就叫倒...

4年前 (2020-12-27) 18023℃

《Adv Mater》:独特的多孔结构,实现高性能钾硒电池负极!
前沿资讯

《Adv Mater》:独特的多孔结构,实现高性能钾硒电池负极!

编辑推荐:本文通过静电纺丝法和后续的刻蚀活化,成功制备了氮掺杂“豆荚状”空心碳纤维,并用于钾硒(K-Se)电池的负极具有良好的电化学性能。通过原位XRD和第一性原理计算等多方法,对K-Se电池中Se与K的反应步骤进行了详细的阐明,为未来K-Se电池的理论研究和商业化应用打下了坚实...

4年前 (2020-12-25) 5510℃

俞书宏院士团队:巧妙地开发出新型人造木头!性能超强
前沿资讯

俞书宏院士团队:巧妙地开发出新型人造木头!性能超强

编辑推荐:中国科大学俞书宏院士团队巧妙地利用了木屑等生物质中天然的纤维素纳米纤维,构筑了一种环保、无需任何粘合剂的高性能人造木材,具有高达170 MPa的各向同性抗弯强度和约10 GPa的弯曲模量,远超天然实木的力学强度。还显示出优异的断裂韧性,极限抗压强度,硬度,抗冲击性,尺寸...

4年前 (2020-12-21) 8106℃

最新中科院分区来了!材料科学领域47本一区
前沿资讯

最新中科院分区来了!材料科学领域47本一区

今天(12月17日),《2020年中国科学院文献情报中心期刊分区表》(以下简称基础版分区表)正式发布!   在线平台网址:http://www.fenqubiao.com   2020年基础版分区表在秉承方法科学和数据客观的基础上,延续使用2019年基础版分...

4年前 (2020-12-17) 64154℃

今日《Science》正刊:效率高达29%!钙钛矿太阳能电池重要突破!
前沿资讯

今日《Science》正刊:效率高达29%!钙钛矿太阳能电池重要突破!

将硅和金属卤化物钙钛矿配对的串联太阳能电池,是一个很有前途的选择,其可超越单电池的效率限制。近日,来自德国柏林科技大学的Steve Albrecht等研究者,报道了一个单片钙钛矿/硅串联太阳能电池,其认证的功率转换效率高达29.15%。本研究发现减少空穴提取速度的限制,是探索提高...

4年前 (2020-12-11) 6871℃

重磅:材料之美,第七届材料微结构大赛开始报名啦!
精彩活动

重磅:材料之美,第七届材料微结构大赛开始报名啦!

一年一度的材料微结构大赛开始报名啦!材料之美不仅体现在宏观,也表现在其微观组织。为了让更多材料人欣赏到美轮美奂的材料组织,培养探索微观世界的兴趣,提高仪器使用水平与艺术鉴赏能力,材料科学与工程微信公众号、材料科学网特此举办第七届材料微结构大赛。本届亮点: 入围作品将在ESCI及...

4年前 (2020-12-06) 6646℃

又是剧毒元素铊!投毒害室友数月,曾获学校两项化学学术奖
硕博生活

又是剧毒元素铊!投毒害室友数月,曾获学校两项化学学术奖

“朱令事件”是指清华大学学生朱令在校期间离奇出现铊中毒的症状,导致身体健康遭到极大的伤害,最后得助于互联网才受到确诊和救治的事件。警方认定为是投毒事件,朱令的室友孙某曾被作为嫌疑人带走调查,而且警方称她是“唯一能接触到铊的学生”,但是后来孙某被释放。此案尚无明确结果,凶手至今仍逍...

4年前 (2020-12-03) 11400℃

2020(第二届)军民两用降噪、减振、吸能新材料与技术论坛
学术会议

2020(第二届)军民两用降噪、减振、吸能新材料与技术论坛

       随着航空航天、地面装备、舰船等工程技术的高速发展,以及其对安全性、舒适性和环保性的要求日趋苛刻,轻质降噪、减振、吸能新材料的运用与技术升级也变得愈加迫切。       为进一步交流展示高性能降噪、减振、吸能新材料科技应用与技术发展攻关瓶颈,由军民两用新材料技术及应...

4年前 (2020-12-02) 5892℃

不可思议!这篇全篇脏话的文章竟然发表了
硕博生活

不可思议!这篇全篇脏话的文章竟然发表了

一教授为了抗议三流科学杂志发送垃圾邮件,回复了一篇全文只重复七个脏话字眼的论文,竟被出版! 这是十几年前,麻省理工大学的一个教授埃迪·科勒,发表的一篇名为 Get me off Your Fucking Mailing List( 《 把我从你特么的收件人名单里删掉 》 )的论文...

4年前 (2020-12-01) 7222℃

增材制造顶刊:(100)取向可以提高抗高温氧化性!
前沿资讯

增材制造顶刊:(100)取向可以提高抗高温氧化性!

编辑推荐:本研究表明抗高温氧化性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晶界密度和晶体学织构。使用激光粉末床熔融增材制造技术则可以很好地控制金属材料的晶体织构和晶界条件进而获得较好的抗氧化性。   随着在高温下使用的材料需求增加,研究人员致力于寻找可在高于镍基合金极限温度下使用的新材料。铬(...

4年前 (2020-11-23) 6541℃

重磅公布!有色金属领域高质量科技期刊分级目录
前沿资讯

重磅公布!有色金属领域高质量科技期刊分级目录

根据《分领域发布我国高质量科技期刊分级目录实施方案》,中国有色金属学会成立了专业委员会、评审委员会、核心工作团队以及诚信监督组,评审工作按照“同行评议、价值导向、等效使用”原则,制定了《有色金属领域高质量科技期刊分级目录发布实施方案》,评审采取定性评价与定量评价相结合的方式。经过...

4年前 (2020-11-17) 6655℃

李秀艳&卢柯院士再发《Science》!纳米晶材料稳定性重要发现
前沿资讯

李秀艳&卢柯院士再发《Science》!纳米晶材料稳定性重要发现

编辑推荐:热稳定性差是超细晶粒和纳米结构的晶体材料中的关键问题。金属所李秀艳&卢柯院士等人在这方面取得了大量进展,我们也曾系统梳理过(点此查看)。今天最新Science再次发表其在这方面的研究成果,在极细多晶体铜中发现了一种新型亚稳固态!   金属通常以多晶固体...

5年前 (2020-11-13) 11128℃

复旦大学:一种原位取向生长策略,制备优异吸波材料!
前沿资讯

复旦大学:一种原位取向生长策略,制备优异吸波材料!

磁性材料在传统学科中具有重要的应用,例如信息存储,传感器,磁流体和雷达隐身。近年来,随着纳米材料科学技术的发展,不同磁响应材料的应用和开发越来越受到关注,特别是在提高存储组件,微纳米器件,生物医学应用和电磁波能量转换的潜力方面。 如今,精密仪器的电磁屏蔽和军事装备的伪装能力都对...

5年前 (2020-11-08) 7958℃

重磅!“中国工程界最高奖项”获奖名单揭晓
前沿资讯

重磅!“中国工程界最高奖项”获奖名单揭晓

11月8日,第十三届光华工程科技奖揭晓仪式在北京隆重举行。工程科技是推动人类进步的发动机,是产业革命、经济发展、社会进步的有力杠杆。光华工程科技奖由中国工程院主管,目前已是第十三届,被誉为“中国工程界最高奖项”,极大地激励了我国工程师、科学家从事工程科技研究、发展、应用的积极性和...

5年前 (2020-11-08) 5047℃

上海科大:超强电镜技术!原子级分辨率,毫秒级可视化
前沿资讯

上海科大:超强电镜技术!原子级分辨率,毫秒级可视化

编辑推荐:金属锂作为“圣杯”,被认为是电池阳极的最终选择。但是由于它非常活泼,永远不可能以元素的形式存在于空气中,对电子束敏感也使得使高分辨率透射电子显微镜(HRTEM)成像无法进行。本文提出了一种在透射电子显微镜(TEM)内直接对碱金属进行观察的简单而通用的方法,在室温下实现...

5年前 (2020-11-02) 5573℃

一种新的加工硬化机理!直接看到了螺位错相互作用
前沿资讯

一种新的加工硬化机理!直接看到了螺位错相互作用

编辑推荐:低温下bcc金属的加工硬化机制尚无法用经典位错密度理论很好地解释。螺位错决定了低温下的变形行为,本文使用模拟和原位实验系统地研究了螺位错在bcc金属中的相互作用,提出了一种基于非共面滑移系相互排斥作用的加工硬化机理,弥补了经典的应变硬化理论。 低温下bcc单晶的加工硬化...

5年前 (2020-10-26) 11430℃

厉害!用铜发了篇《Nature》,简单高效的新型防腐技术!
前沿资讯

厉害!用铜发了篇《Nature》,简单高效的新型防腐技术!

铜,由于其高导热性和电导率、延展性和整体无毒性,在日常和工业中得到了广泛应用。然而,铜不容易形成稳定的表面钝化层以阻止其被空气连续腐蚀。许多广泛应用的抗氧化技术中,如合金化和电镀,往往会降低某些物理性能(例如,热传导和电导率以及颜色),并引入有害元素,如铬和镍。尽管研究者已经努力...

5年前 (2020-10-15) 7859℃

重磅:两位女性获得2020年诺贝尔化学奖
前沿资讯

重磅:两位女性获得2020年诺贝尔化学奖

北京时间10月7日下午5时48分许,2020年诺贝尔化学奖揭晓。法国和美国科学家Emmanuelle Charpentier、Jennifer A. Doudna获奖,以表彰她们“开发出一种基因组编辑方法”。 今年的诺贝尔奖单项奖金增加到1000万瑞典克朗(约合人民币7...

5年前 (2020-10-07) 60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