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欢迎进入材料科学世界,一起探索材料奥秘
-
- 收藏本站,获取最新材料前沿资讯
北京时间4月29日晚,上海科技大学物质科学与技术学院和生命科学与技术学院的两项重大学术成果于国际顶尖学术期刊《自然》(Nature)同时上线。这是继4月24日该校两项学术成果在《科学》(Science)在线发表后的又一“双发”。
2020年的短短四个月以来,上科大在世界三大顶级期...
5年前 (2020-04-30) 4773℃
导读:锂离子电池(LIBs)的研究重点是抑制锂枝晶,提高离子电导率,提高Li金属/电解质界面相容性。本文报道了一种新策略制备凝胶聚合物电解质,由此构成的电池的电化学性能优异,可以对Li枝晶生长的有效抑制,助力于有机电解质体系安全地用于下一代高能量密度锂金属电池。
“锂电之父”Go...
5年前 (2020-04-30) 6077℃
近日,山西忻州师范学院一名女博士因离职问题被学校告上法庭:不交51万补偿费不能走。让人不禁想起2019年一条新闻→海归博士觉得待遇被“欺骗”辞职,遭学校索赔138万!
忻州师范学院。图片来源于网络
贾某青认为,自己读博仅占用了学院5万元的生活补贴和3万余元的学费和住宿等费用,学...
5年前 (2020-04-27) 7149℃
增材制造金属通常存在过早失效现象,发现过早失效的原因对获得高强韧3D打印金属材料至关重要。本文采用增材制造制备出强度达到400 MPa以上的超高强银合金,兼具良好塑性(16%),首次系统地揭示了3D打印金属材料过早失效的内在原因,为设计超高强3D打印金属材料提供了理论基础。
增材...
5年前 (2020-04-27) 5294℃
一、经典替换词
1. individuals, characters, folks 替换 people , persons.
2. positive, favorable, rosy, promising, perfect, pleasurable, excellent, ou...
5年前 (2020-04-26) 6333℃
导读:纳米晶粒材料固有的不稳定性限制了其应用,传统方法是添加合金来稳定,但这使得材料的成本不断攀升,性能提升幅度趋缓。卢柯院士团队近年来致力于晶界调控实现材料素化,材料素化旨在通过跨尺度材料组织结构调控实现材料性能提升,替代合金化,减少合金元素的使用。
但纳米金属材料热稳定性差,...
5年前 (2020-04-26) 8258℃
北京时间4月24日凌晨,国际顶尖学术期刊《Science》同时在线发表了上海科技大学均为第一完成单位的两项重要研究成果:
免疫化学研究所科研团队成功解析分枝杆菌关键的阿拉伯糖基转移酶复合体的“药靶-药物”三维结构,首次揭示一线抗结核药物乙胺丁醇作用于该靶点的精确分子机制(研究长...
5年前 (2020-04-25) 5212℃
世传李白读书象耳山中,学业未成,即弃去。过是溪,逢老媪方磨铁杵,问之,曰:“欲作针。”太白感其意,还卒业。——宋·祝穆《方舆胜览·眉州·磨针溪》
相信小伙伴们都知道这个成语故事,也曾一度激励着我们要刻苦学习。铁棒成针谈何容易,图中的老媪如果知道研磨材料及新工艺,也许能在小李白到来...
5年前 (2020-04-24) 10999℃
近日,南昌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舒龙龙副教授及其合作者的最新研究成果以题为 “Photoflexoelectric effect in halide perovskites”(卤化钙钛矿材料的光挠曲电效应)在国际顶级学术期刊《Nature Materials》(《自然•材料》)...
5年前 (2020-04-24) 7349℃
作者:Yuanbo T. Tang, Phani Karamched, Junliang Liu, Jack C. Haley, Angus J. Wilkinson, Roger C. Reed
投稿人:汤元博 (牛津大学材料系)
镍基合金主要应用于航空发动机,重型燃机的高温部...
5年前 (2020-04-22) 6543℃
本文固溶强化分析开始,利用第一性原理计算加上平衡和非平衡溶解度数据,筛选出铈和钴作为主要的候选强化元素,设计了Al-X合金中。对于Al-Co系统,钴浓度为3.0 at. %时最大硬度3.43 GPa,对于Al-Ce系统,Ce浓度3.0 at. %时最大硬度3.19 GPa。结果表...
5年前 (2020-04-22) 6096℃
增材制造钛合金马氏体相变机理研究尚无共识,对显微/纳米结构演变(马氏体相分解)的深刻理解至关重要。本研究首次提出了一种新的相变机理:通过热处理过程中元素浓度变化逐步置换晶格中的 Al, V和Ti原子。这不仅可以优化增材制造后处理,设计用于3D打印的新型钛合金提供了理论基础。
增材...
5年前 (2020-04-21) 5376℃
纳米材料是有效治疗各种癌症的新兴治疗方法,但是,在未临床应用之前仍存在着安全性等挑战性问题仍有待解决。本文报道了一种基于光热治疗(PPT)令人兴奋且有希望根除癌症的方法(demonstrate an exciting and promising PTT-based approac...
5年前 (2020-04-20) 5063℃
Sanna Virtanen是来自德国埃朗根-纽伦堡大学(University of Erlangen-Nuremberg)的一位材料科学家,从事腐蚀方面的研究。她在《Corrosion》期刊分享了自己的成长之路。
Sanna Virtanen
作为一名研究腐蚀的科学家,生活...
5年前 (2020-04-20) 5651℃
过去20年,大家都认为形变孪晶是TWIP(孪晶诱导塑性)钢具备好性能的最重要原因,但港大黄明欣团队实验发现孪晶对其性能并不重要,相当于重新定义了TWIP钢,或将引起讨论TWIP钢将来是否需要改名?
孪生诱发塑性钢(TWIP)钢是全奥氏体高锰钢,具备优异的强塑性,是钢铁材料研究的热...
5年前 (2020-04-19) 6706℃
早在2018年《Science》在线发表了美国莱斯大学Aditya D. Mohite教授报道了金属卤化物钙钛矿薄膜在阳光照射下产生均匀的光诱导晶格膨胀,并声称排除了热诱导产生的晶格膨胀[1]。
但近日争论相继出现,最新《Science》发表了美国斯坦福大学Reinhold H....
5年前 (2020-04-19) 5150℃
来源:授权转载自知乎作者@时间规划局
博士生学历真的很重要吗?
知乎上有人提问:这个社会硕士,本科学历不就够用了。怎么还有那么多人想读博士?
其中有个答主讲述了自己从在上海交大读研到决定读博走上科研之路,再到工作、创业的心路历程,获得了将近4万赞,被网友誉为“知乎上看到过的最好...
5年前 (2020-04-19) 11682℃
甲烷和氢气是减少碳排放的“清洁能源”,但是储存和应用方面需要高压压缩,这往往不安全且价格昂贵。开发新型吸附剂是实现安全、经济储存甲烷和氢气的最终目标,金属-有机框架(MOFs)材料便是一种理想的吸附剂。该领域世界知名专家Farha教授团队合成的MOFs能够安全有效地储存甲烷和氢气...
5年前 (2020-04-17) 5628℃
2019年10月9日,多名网友在微博和贴吧中反映称,一名疑似成都某高校的研究生虐杀狗狗。该男子长期虐待流浪狗并将杀害肢解狗狗的照片上传至社交平台进行传播。此外,该网友还发布了狗狗被捆绑、被肢解的多张血腥照片。该网友的行为遭到了其他网友的严厉斥责,纷纷进行声讨,网友们调查发现该网友...
5年前 (2020-04-16) 12990℃
人们对高强度和低密度钢的需求不断增长,本文开发了一种在强度和延展性良好的基础上加工硬化率较高的轻质钢,具有独特微观组织,最终显示出超高屈服强度(1.6GPa)和良好的延展性(总延伸率20%)的优良组合,这种钢更加符合节能环保的理念,有望进一步扩展钢材的应用范围。
现阶段人们对高强...
5年前 (2020-04-16) 72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