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欢迎进入材料科学世界,一起探索材料奥秘
  • 收藏本站,获取最新材料前沿资讯

清明缅怀:2017年去世的两位材料大师!

学术交流 mse_material 10099阅读 扫描二维码

2017年,马氏体大师徐祖耀院士、贝氏体大师柯俊院士与世长辞。2018年清明之际我们悼念缅怀,他们的精神永远激励着材料人不断前行!

1 徐祖耀

我国马氏体相变研究奠基人之一,著名的材料科学家、教育家,中国科学院院士,一级教授,上海交通大学原材料科学与工程系主任徐祖耀先生,因病医治无效,于2017年3月7日17时30分在宁波市第一医院逝世,享年95岁。

徐祖耀,材料科学家。1921年3月21日生于浙江宁波。1942年毕业于国立云南大学矿冶系。上海交通大学教授。1995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在马氏体相变、贝氏体相变、形状记忆材料及材料热力学诸领域研究获丰硕成果。揭示了无扩散的马氏体相变中存在间隙原子的扩散,由此重新定义了马氏体相变、修正了经典动力学方程成功地由热力学计算铁基。铜基合金和含Zr02陶瓷的马氏体相变开始温度(Ms)运用群论分析马氏体相变晶体学创建了铜基合金贝氏体相变热力学,论证了贝氏体相变的扩散机制并发现Zr02-Ce02中的贝氏体相变。建立形状记忆合金的物理-数学模型,发展了形状记忆材料,优化了一些实用材料的相图,推出Cu-Zn相图热力学,以及杂质元素在钢中分布热力学等。

1938年10月-1942年7月在国立云南大学矿冶系毕业,获工学士学位。曾任唐山交通大学(现西南交通大学)、北京钢铁学院(现北京科技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冶金系、材料系副教授、教授、教研室主任、系主任。并且担任南京理工大学、香港城市大学等六校名誉教授。

对材料相变研究颇见成效。率先在我国开展纳米材料相变的研究,是我国研究开发形状记忆材料(Ni-Ti基, Ni-Al基,铜基,Fe-Mn-Si基合金及ZrO2基陶瓷)的先驱者,也是材料热力学研究和教材建设的倡导人和执行者。其著作《金属学原理》培育了建国后第一代材料工作者;《马氏体相变与马氏体》、《材料热力学》、《材料科学导论》和《相变原理》等著作培养了我国几代材料科学家。曾获国家自然科学奖,国家教委科技进步一、二等奖。

曾任马氏体相变国际顾问委员会委员,贝氏体相变委员会委员,1999年起任名誉委员。任国际学报《Materials Characterization》(原Metallography)国际顾问编委,日本钢铁学会会刊国际版《ISIJ International》顾问编委。

徐祖耀一生治学严谨、孜孜不倦,是精勤不倦怀大爱的榜样,是淡泊名利求报国之典范。他不仅传授给学生治学之道,更以身作则授之以为人之道;慧眼识才,发掘和培养了一代又一代我国材料学发展的领军人才。

徐祖耀院士的曾祖父是清末江南提督,家世曾经显赫一时。徐祖耀亲眼目睹了近代中国的积贫积弱,于是自青年时代就立下了“冶金强国”的志愿。此后的70多年间,他潜心于材料科学的研究与教学,成果迭出,著作等身。

生活节俭“粗茶淡饭” 起居室不足十平米

徐祖耀老人的居所,是一个院中小院,小院内仅有大约70平米左右的两层小楼。从院内小路至一楼有5个台阶,从一楼至二楼有24个台阶,每天上下这29级台阶,对于出行需要借助轮椅的徐祖耀来说,是件十分困难的事情。

徐祖耀院士的家

他的起居室在二楼,是一间不足10平米的小房间。室内陈设很普通,找不着一件像样的家具或物件。徐祖耀从不舍得为自己多花一分钱,他的日常生活也特别简单,一日三餐以素食为主,从不吃零食和补品。就是在这种“粗茶淡饭”式的生活中,徐祖耀老人专注地进行着他的学术研究,出版了多本科学专著,取得了一系列令世人瞩目的科研成果。

时刻牵挂着“别人” 捐资数百万元扶困济贫

徐祖耀如此省吃俭用地生活却时刻牵挂着“别人”,牵挂着其他老百姓的日子过得好不好,都有些什么难处。2011年3月,徐祖耀捐款100万元设立“徐祖耀基金”,主要用于资助优秀青年教师的科研项目和家庭经济困难的学生。2014年5月,他捐款50万元,在上海市闵行区慈善基金分会设立“徐祖耀慈善爱心专项基金”。同年10月,他又捐款增资50万元,对失独或子女残疾的老年人进行专项补贴。2015年,“徐祖耀慈善爱心专项基金”共帮助了311户困难老人,其中失独老人174户,子女伤残老人137户。2016年4月,徐祖耀再次捐款100万元,设立了“托起夕阳”和“呵护花朵”两个专项基金,用以资助患重大疾病的老人和孩子。

对于徐祖耀来说,慈善是他一天都不能丢的事业。在平时的工作和生活中,徐祖耀只要看到有学生遇到困难,都会热心帮助。2016年,徐祖耀因败血症送医抢救,就医期间不能开口说话,也提不起笔写字,然而病重的他依然没有放下对慈善事业的关注。一次,有一笔100万的捐款需要他本人签字,徐祖耀硬是委托他的学生辗转三次才将这笔钱捐出。这份大爱情怀,让无数人为之动容。

90岁三个愿望 无一是为了自己

徐祖耀院士一生未婚,也无子女,他将教学科研、扶危济困当做自己一生的事业。据他的学生们回忆,2010年5月,在给徐祖耀举办90岁生日庆典时,徐祖耀院士朗声说,他有三个愿望:“第一,希望大家要做好人,做一个正直忠厚的人;第二,希望大家要做强人,要内心坚强,对工作负责;第三,现在中国是钢铁强国、水泥大国,希望在21世纪中国能成为工业强国。”

2 柯俊

下文节选自《柯俊传》引言,作者徐匡迪院士

2017年8月8日,著名材料科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北京科技大学教授、顾问、贝茵体先生柯俊与世长辞,享年100岁。

柯俊先生(1917.6.23)是国际著名金属物理学家、科学技术史学家和教育家,由于在奥氏体中温转变—贝氏体方面的学术成就,被国际同行称为贝茵体先生(Mr.Bain)。半个多世纪以来,他奋斗在冶金、材料科技界、教育界、工业界、考古界,情系矿冶,悉育桃李,成就了辉煌的钢铁人生。

我与柯俊先生都是浙江人,先生来自黄岩,我来自崇德。我们之间的缘分始自1954年。那一年的秋天,凭着为祖国工业化奠定物质基础的理想,我考入北京钢铁学院冶金系学习电冶金。来到学校不久,便见到了在校园内骑着一辆英国蓝羚牌自行车的、风华正茂的柯俊先生,对这位留英归来的著名教授同学们都充满敬意。

柯俊先生是一位坚定的爱国主义者。1935年“一二•九”抗日救亡运动爆发,先生作为天津学联的骨干之一,高举着“天津学生请愿团”的大旗,组织和领导了天津学生的“一二•一八”大示威。1937年7月天津沦陷后,先生流亡到武汉,在武汉大学完成最后一年的学业。大学毕业后,先生参加到抗日战争中,先是负责民营工业的搬迁工作,后赴越南、缅甸、印度组织抗战物资的运输。后来,先生怀着“科技报国”的理想赴英国留学,博士毕业后取得伯明翰大学的终身教职。

新中国成立后,先生毅然决定回到祖国,并向挽留他的朋友说:“我来自东方,那里有成千上万的人民在饥饿线上挣扎,一吨钢在那里的作用,远远超过一吨钢在英美的作用,尽管生活条件远远比不过英国和美国,但是物质生活并不是唯一的,更不是最重要的。”当得知了先生的这席话时,在校学习的我们都深受感动。这也更激励和鞭策着我们刻苦学习、钢铁报国的决心。“文革”期间,先生受到不公正待遇和残酷批判,然而依然坚定对社会主义祖国、对党的信仰,并在拨乱反正后毅然加入了中国共产党。

柯俊先生是一位具有战略思想的科学家、教育家。早在英国学习和任教期间,先生就取得了杰出的学术成果。回国后,他预测到金属材料学与固体物理紧密结合的国际学术趋势,和冶金工程日益需要物理化学的理论支持才能不断创新,提出了工科大学要走理工结合的发展道路,并在母校创立了物理化学系,开创了新中国第一个金属物理专业和冶金物理化学专业,培养理工结合的科技人才。在那段物质条件艰苦,政治运动频繁的岁月里,先生以对科学事业的忘我追求,立足国情,瞄准国家战略需求,开展了耐热合金、永磁合金、半导体材料、超低碳贝茵体钢等一系列战略材料的研究,并非常注重解决工业生产、国防工业中的实际问题。

“文革”后期,先生提出将研究冶金、材料的科技手段与考古工作紧密结合,开拓了冶金科技考古的学术方向,并在母校创设了科学技术史国家重点学科。上世纪九十年代初,先生积极推动中国高等工程教育改革,并在母校组建了被誉为“大材料”的教育改革试点班,为我国新世纪工程教育改革探索了宝贵经验,产生重要影响。1996年先生在《钢铁发展与人类文明——驳钢铁工业是夕阳工业》一文中做出的许多预测,在今天已经或正在变成现实。

柯俊先生学风严谨、淡泊名利、提携后学,为广大科技工作者做出了光辉榜样。母校的师生们都知道,柯俊先生治学非常严谨。他曾给自己指导的博士生投弃权票。他与考古部门合作,如果考古报告不发表,他主持的相关鉴定报告就不发表。先生的严谨学风,使得他在学术界赢得广泛尊重。正是以先生为代表的老一代钢院人的严谨治学,奠定了母校“学风严谨、崇尚实践”的优良传统。对于名利,先生非常淡泊,他受邀到大学、企业、研究机构做报告,不讲排场,甚至自付旅费,退邮酬金。每次见到先生,他都是异常忙碌,他常说:“知识分子从来都是二十四小时工作的”。先生关爱后学,为祖国培养青年学术人才不遗余力。他利用自己在国际学术界的人脉,不知推荐过多少学生、青年教师到国外著名大学、研究机构深造,他们中的一些人现已成长为院士、长江学者或优秀的科学家。

我深深地感到,在柯俊先生的身上,集中体现了老一代科学家爱国主义的报国情怀、实事求是的治学精神、敢为人先的创新品格。祝愿尊敬的柯俊老师身体健康、生活幸福,祝愿亲爱的母校——北京科技大学与时俱进、再创辉煌!

*以下节选自《中国材料名师简介(二)》

喜欢 (1)分享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