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1日,教育部公布了2016年度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科学技术)结果:
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科学技术)分设自然科学奖、技术发明奖、科技进步奖和青年科学奖。
- 自然科学奖授予在基础研究和应用基础研究中做出重要科学发现的个人和单位;
- 技术发明奖(其中含专利类),授予在运用科学技术知识做出产品、工艺、材料及其系统等重要技术发明的个人和单位;
- 科技进步奖(其中含推广类和科普类)授予在应用推广先进科学技术成果、完成重要科学技术工程、计划、项目等方面做出创造性贡献,或在科学普及中做出重要贡献的个人和单位;
- 青年科学奖授予长期从事基础性科学研究并取得了有一定影响的原创性成果的在校青年教师。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科学技术)面向全国高等院校,每年评审一次。
经材料科学与工程微信公众号统计,共45项材料相关项目获奖,包括20项自然科学奖、14项技术发明奖、11获科技进步奖。
科技进步奖 | ||||
1 | 1 | 材料环境腐蚀数据信息系统创新与工程应用 | 李晓刚,董超芳,杜翠薇,肖葵,高瑾,付冬梅,张达威,吴俊升,程学群,刘智勇 | 北京科技大学 |
2 | 1 | 乙烯装置高附加值产品最大化的优化控制技术 | 杜文莉,钱锋,张利军,智茂轩,卫达,王振雷,田亮,蒋明敬,许岩峰,胡贵华,赵亮,代淼,张孝明,赵军,李进龙,梅华,朱纪林,吴剑,胡天生 | 华东理工大学,中国石化上海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镇海炼化分公司,中国石化扬子石油化工有限公司 |
3 | 1 | 船舶与海洋工程结构全寿期安全性评估技术及应用 | 王自力,嵇春艳,尹群,刘昆,崔杰,白旭,张健,王珂,李良碧,施兴华,李永正,徐刚,王坤鹏 | 江苏科技大学 |
4 | 2 | 高质量硬线钢低成本生产的关键技术 | 陈伟庆,王广顺,李永东,张森林,闫威,王国君,王宏斌,万长杰,曹长法,孙齐松,李兵,高永彬,杜家恩,王建忠,白瑞娟 | 北京科技大学,青岛钢铁有限公司,首钢总公司,岳阳通海炉窑电磁设备有限公司,新余钢铁集团有限公司,宣化钢铁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河南济源钢铁(集团)有限公司 |
5 | 2 | 汽车车身轻量化设计方法研究与应用 | 王登峰,那景新,王新宇,刘波,庄蔚敏,苏亮,陈书明,张君媛,陈静,陈鑫,张春林,陈笃廉 | 吉林大学,中国第一汽车股份有限公司技术中心,厦门金龙联合汽车工业有限公司,重庆长安汽车股份有限公司,厦门金龙旅行车有限公司,北京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
6 | 2 | 高性能纤维增强热塑性复合材料制备及成型的关键技术 | 周晓东,林群芳,范传杰,方立,郭兵兵,邓双辉,陈袁曦 | 华东理工大学 |
7 | 2 | 基于纳米复合材料的干细胞神经损伤修复关键技术体系的创建和应用 | 刘晶,吕强,李韶,宋智琦,邹伟,韩杰,董春波,邢永恒,刘洋,李晓艳,孙瑜,马静云,沈丽明,李颖,季晓飞 | 大连医科大学,苏州大学,辽宁师范大学 |
8 | 2 | 新型透明导电薄膜的制造方法及应用 | 周小红,陈林森,方宗豹,浦东林,朱鹏飞,谢文 | 苏州大学,苏州苏大维格光电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苏州维业达触控科技有限公司 |
9 | 2 | 基于湿法腐蚀陷光与纳米结构调控的高效晶硅太阳电池关键技术 | 沈鸿烈,蒲天,蒋晔,芮春宝,岳之浩,吴兢,唐群涛 |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江苏辉伦太阳能科技有限公司 |
10 | 2 | 新型复合材料夹芯结构关键技术、产品研发及应用 | 刘伟庆,方海,王璐,周叮,万里,齐玉军,王俊,方园,陈伟,霍瑞丽,祝露,彭小婕,韩娟 | 南京工业大学,南京工大复合材料科技有限公司,江苏博泓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
11 | 2 | 纳米碳化钨-钴复合材料关键技术和装备集成创新及产业化 | 羊建高,陈颢,戴煜,郭圣达,苏伟,张雪辉,朱二涛,吕健,邓军旺,王艳艳 | 江西理工大学,湖南顶立科技有限公司 |
— END —
相关阅读:
来源:整理自教育部。编辑:明轩
*本文系整理,转载请注明出处,谢谢合作